2025-04-24 責任編輯: 創(chuàng)始人
中美學術交流持續(xù)推進,攜手共育國際化創(chuàng)新人才
4月17日,美國米勒斯維爾大學(Millersville University)商學院院長Marc Tomljanovich博士與國際招生負責人Yang Zhang女士來訪華商科教集團旗下廣州華商學院,廣州華商學院副校長廖伊曼、焦方太,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王文忠、副處長熊子珂等熱情接待了代表們。
廖伊曼副校長對米勒斯維爾大學代表們再次來訪表示熱烈歡迎。她表示,此次訪問將進一步深化兩校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,為雙方在更多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。同時,她指出,教育合作始終是跨越國界的橋梁,中美高校間的學術交流具有強大韌性與持久生命力,雙方將持續(xù)推進121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雙學位項目的學分互認、師生互訪、科研合作等實質(zhì)內(nèi)容,共同推動學術繁榮與教育進步。
▲廖伊曼副校長與來賓合影
為了進一步深化兩校合作,雙方圍繞合作項目、學生交流、師生深造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。焦方太副校長對米勒斯維爾大學近年來在教育發(fā)展及學生資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。他希望在“121”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雙學位項目的基礎上,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,探索創(chuàng)新的合作模式,如組織兩校學生赴海外開展聯(lián)合訪學交流活動等,為學生打造沉浸式的國際化學習體驗,拓寬國際視野,培養(yǎng)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(zhì)人才。
▲焦方太副校長與來賓合影
▲焦方太副校長向來賓贈送禮物
會談中,王文忠處長向米勒斯維爾大學代表介紹了學校國際教育的現(xiàn)狀與特色,內(nèi)容涵蓋師資隊伍建設、課程體系等方面。隨后,雙方圍繞兩校在教學投入、專業(yè)設置等領域展開富有成效的交流并充分交換了意見。
下午,Marc Tomljanovich院長為華商師生帶來一場主題為“人工智能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融合與影響”的講座。他通過分享使用AI工具的經(jīng)歷,與師生破冰互動,迅速拉近了與大家的距離。他強調(diào),AI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識,培養(yǎng)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(chuàng)新能力。同時,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為學生未來進入數(shù)字化職場提供了寶貴的經(jīng)驗和技能儲備。他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運用與發(fā)展與在場師生進行熱烈的交流與討論,為大家?guī)砬把氐膶W術視角和啟發(fā)。
▲Marc Tomljanovich院長為華商師生開展講座
國際招生負責人Yang Zhang與廣州華商學院“121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”雙學位項目的學生進行了親切交流。她詳細介紹了米勒斯維爾大學的學習、生活環(huán)境以及豐富的實習機會,并期待今年秋季與學生在美國校園再次相遇。交流結束后,代表們?yōu)閷W校學生贈送?;盏燃o念品,激勵學生們?yōu)楦懊琅W習。
▲來賓與“121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”雙學位項目學生合影
代表們還參觀了廣州華商學院桃花島電商孵化中心,與學校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。學生們展示了他們在直播電商項目中的實踐成果,并分享了通過參與項目找到感興趣職業(yè)方向的喜悅。代表們對學校為學生提供豐富實踐的機會表示贊賞。
▲米勒斯維爾大學代表參觀廣州華商學院
廣州華商學院與美國米勒斯維爾大學是《121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》雙學位項目(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(yè))的合作伙伴。該項目已于2024年招生第一屆學生,雙方院校將共同為入選學生構建暢通的成長通道,以更開放的姿態(tài)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計算機領域?qū)I(yè)人才。
《中美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》121雙學位項目是教育部所屬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(xié)會(CEAIE)、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(CCIEE)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(xié)會(AASCU)共同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雙向交流與合作項目。項目采用“1+2+1”四年制教學模式,即學生第一年和第四年在廣州華商學院學習,第二、三年前往米勒斯維爾大學深造。順利完成學業(yè)且滿足雙方院校畢業(yè)及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,將獲得廣州華商學院的本科畢業(yè)證書以及兩校分別頒發(fā)的學士學位。
米勒斯維爾大學始建于1855年,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,是一所具備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府,隸屬于賓夕法尼亞州立高等教育系統(tǒng)。該校獲得美國中部各州高等教育委員會(MSCHE)的認證。
來源 | 華商學院國際處暨港澳臺辦
編審 | 華商科教集團宣傳部